2023腾讯视频动漫大赏:打开国漫新纪元

腾讯网   2023-08-10 12:51:33

8月8日,2023腾讯视频动漫大赏于上海北外滩WWAC奇观艺术中心的会场举办。腾讯公司副总裁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,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马延琨,阅文集团CEO兼腾讯动漫CEO侯晓楠、王者荣耀全球IP发展负责人张羽莎、中手游董事长兼CEO肖健等均出席了活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不仅有从业者之间的交流、片单的公布,还为动漫用户打造了“沉浸式互动”,现场的光影展将在未来的一周内持续进行,同时还有未上映动画如《遮天》《枕刀歌》等的提前观影、《狐妖小红娘》《镖人》等IP的线下表演活动。


(资料图片)

将科技与与艺术作为“星”与“罗盘”

活动现场,孙忠怀在演讲中回忆起了过去。“8年前,我们对国漫的未来进行了战略性布局,那时候我们面对的还是一片空白,但是现在,国漫在腾讯视频的内容版图中,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了。”

到了这个全新的成长阶段,孙忠怀提出,要将科技与艺术作为“星”与“罗盘”,将腾讯视频发展成为有着健康创作生态的国漫第一平台。在艺术方面,将继续聚焦长线IP的开发、布局多元赛道,以高品质作品吸引动漫乃至于更多用户;而在科技方面,将继续加大投入,以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动漫的产能,助力内容品质再升级。

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马延琨上台后介绍了四大全新动画IP。这四部作品,从艺术和技术层面,都在打破常规,进入了国产动画鲜少被踏足的“无人区”:改编自烽火戏诸侯原作的《剑来》,采用了独特的水墨粒子画风,以此演绎“侠”文化宝藏;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打破网文20年记录的跨时代之作《诡秘之主》,用东方文化的笔触结合了克苏鲁神话;《御甲凌云志》是国产动画里本就少见的科幻机甲题材,还进一步融合了国学文化;《谷围南亭》则是现代、传统文化、风水文化的融合,是一段横跨千年的现代冒险故事。四部作品都在用新的文化视角或者技术手法,解构着传统。

侯晓楠表示,这次阅文集团携手腾讯视频开启“诡秘宇宙”的IP开发矩阵,期待《诡秘之主》动画能够为国漫带来更多精彩。

在马延琨看来,动漫不是简单的“热血、青春、情怀”等标签,“我始终觉得动漫人都是很前卫的,看动漫的用户都是很鲜活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能在动漫的世界里体会到风格迥异的创作,极致潮流的视听感受,打开每一部作品都像是进入一个你从未踏足的世界。”

而技术的发展与IP的拓展,能让想象力的疆域延展到不同媒介之上,用户与作品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凝视与消费的关系。

动画与游戏破壁合作,携手拓展元宇宙

在动漫大赏上,腾讯视频宣布将与中手游、软星科技共同开发《仙剑》系列内容矩阵,用动画和游戏的双重表达,带领用户重游仙剑世界。其中,在双方联合开发的《仙剑世界》是一款以开放世界RPG网游为基础,拓展国风仙侠元宇宙空间的产品,这将是一个布局游戏+社交+UGC于一体的虚实共生世界。

中手游董事长兼CEO肖健表示,目前已经收购仙剑奇侠传IP的大陆版权,已布局影视剧、动画、漫画、小说、音乐、周边衍生品、线下实景娱乐、虚拟偶像等多项内容领域。“我很喜欢一句话,‘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,就是去创造’。《仙剑世界》源于游戏,但不止于游戏。”

另一款国民游戏《王者荣耀》,也在把想象力的冒险从游戏领域拓展到动画领域,将推出首部官方动画剧集《王者荣耀动画-李白篇》。王者荣耀全球I P发展负责人张羽莎坦言,这部动画剧集,多方团队共同磨合了三年多。

2021年上映,曾在当年凭借优良制作取得了豆瓣9.0高分的动画剧集《英雄联盟-双城之战》,则将在今年计划迎来首部线下产品的形式,走出荧幕,到线下去与用户产生连接。与饱和的视频内容竞争相比,线下演出还是一片亟待开拓的蓝海。

在“星”与“罗盘”的指引下,更多由媒介形态、技术造成的壁垒正在被突破,好内容在用更多元的样貌、在更多元的故事宇宙里,与用户产生连接。

刷新用户体验,与动漫爱好者们“双向奔赴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发布会的形式没有拘泥于传统。片单的公布不再是单向的喊话,而是与同好者们的“双向奔赴”。消费者们从天南海北赶到了这里,和自己喜欢的IP进行更密切的互动。

在一系列作品塑造的沉浸式光影空间外,“灿”若骄阳主题体验区也在进行中。来到这里,用户能偶遇《狐妖小红娘》《天影》《斗破苍穹》等知名IP的coser,打卡《眷思量》打造的线下浪漫场景,触发NPC互动兑换周边。《神弦曲-时光铃铛》请来了一群“哈基米”与用户们“贴贴”……这些活动将在这里持续一周。

Z世代是在互联网上成长的一代,与数字内容的沟通与连接十分频繁,而技术的突破也支持他们轻松地在多媒介、线上与线下之间灵活腾挪,处处都可能是他们传来的回响。这也是此次2023腾讯视频动漫大赏选择用如此丰富的玩法,与用户们对话的原因——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在变,内容平台也要做出改变。创作者们需要在每一次的想象力冒险中,不断刷新用户体验。

采写:南都记者 朱雯怡